保密資格咨詢認證范圍制定、修訂工作中的幾個問題
時間:2018-11-26 00:00:00 來源:http://www.danielegilliot.com/news541348.html
保密事項范圍,即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是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保密法的規定,分別會同中央有關機關,對各行業、各領域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的范圍及其密級作出的具體規定。保密事項范圍是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具體化,是確定國家秘密的法定依據。截至目前,國家保密局會同中央有關機關制定的現行有效的保密事項范圍90余個,內容涵蓋國防、外交、科技、金融等行業、領域的工作。保密法修訂實施以來,根據國家保密局的工作部署,中央有關機關正在開展新一輪保密事項范圍的制定、修訂工作。本文簡要介紹保密資格認證范圍制定、修訂工作中的幾個問題,供從事保密事項范圍制定、修訂工作的人員參考。
一、做好保密事項范圍制定、修訂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做好保密事項范圍的制定、修訂工作,是規范定密工作的前提。保密法原則規定了國家秘密產生的主要領域和密級劃分。但是,僅依據這些原則規定是無法定密的,還需要更為明確、具體、可操作的定密依據。保密事項范圍規定了這些領域或行業內國家秘密事項的名稱、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是機關、單位確定國家秘密的直接法律依據。一個事項被寫入保密事項范圍目錄,就具備了確定為國家秘密的資格,經過法定程序,即成為國家秘密,受保密法律保護。保密事項范圍的科學性、準確性,直接決定了定密的科學性、準確性。通常來講,一個行業、領域的保密事項范圍定得越具體、操作性越強,定密相關制度就越容易推行,定密工作就越規范。
第二,做好保密事項范圍的制定、修訂工作,是開展保密工作的基礎。保密事項范圍不但為定密工作提供了依據,也是機關、單位開展其他保密工作的基礎。如,在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確定工作、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確認工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密級鑒定以及涉密工程確認工作中,都需要從相關的保密事項范圍中尋找依據?梢哉f,保密事項范圍是機關、單位開展保密工作的源頭,把握住這個源頭,保密工作才能有根基,有邊界,有條理。
第三,做好保密事項范圍的制定、修訂工作,是中央國家機關管理或者指導本系統保密工作的重要途徑。依據保密法的規定,中央國家機關對本系統的保密工作負有管理或者指導職責。制定、修訂保密事項范圍,是履行這一職責的重要方式。國家秘密信息是國家主權的重要內容,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屬于國家事權的范疇。中央國家機關作為某一行業、領域主管部門,根據法律授權制定保密事項范圍,體現了中央政權對國家秘密范圍的總體調控。地方各級機關、單位和其他組織不具有制定保密事項范圍的權力。中央有關機關通過制定、修訂保密事項范圍,規定本系統地方各級工作部門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的范圍、密級等,指導本系統定密工作,從而實現對本系統的保密工作的管理和指導。
二、保密事項范圍的制定、修訂步驟
實際工作中,保密事項范圍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組織起草。中央有關機關依據業務工作實際情況,對本行業、本領域符合保密法關于國家秘密基本范圍和密級規定的事項進行調研,充分聽取有關業務部門,特別是從事涉密業務部門的意見。通過座談會、論證會等形式,組織實際工作者及有關專家學者進行評估論證,組織起草本行業、本領域的保密事項范圍。起草完成后,將保密事項范圍草案及起草說明送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二是征求意見。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對有關中央機關送來的保密事項范圍,應當組織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的意見,與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充分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制定、修訂保密范圍應當經過充分論證,對于一些關系人民群眾利益的事項,應當聽取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
三是聯合印發。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與中央有關機關認為保密事項范圍成熟的,聯合印發。保密事項范圍印發后,省、自治區、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應當聯合轉發,下發到縣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產生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保密事項范圍涉及國家秘密的,應當做出國家秘密標志,根據需要控制發放范圍。
保密事項范圍制定下發后,中央有關機關應當定期對保密事項范圍進行審核,對于情況形勢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提出修訂、補充建議,經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與中央有關機關商議一致后,啟動修訂程序。保密事項范圍的修訂,包括取消不需要再保密的事項,增加新出現的國家秘密事項,變更有關事項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等。修訂可以采取個別條款、目錄調整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全面修訂的方式。修訂的程序應當參照保密事項制定程序辦理。